徹底告別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
走在揚州市寶應縣廣洋湖鎮(zhèn)蘭亭村的村道上,平坦寬敞如銀帶的水泥路,蜿蜒伸展至每一戶人家,讓這個寧靜的村莊顯得愈發(fā)整潔。路旁盛洪順家的小院顯得格外溫馨,門前那條曾經泥濘不堪的小路,如今已蛻變成連接外界的通暢大道,也悄然改變著盛洪順一家人的生活軌跡。

69歲的潘開慶是蘭亭村的一名普通村民,回憶起過去的瓜墩河南路,潘開慶的眉頭緊鎖起來!耙郧鞍,這條路都是泥土路,晴天漫天灰,雨天一腿泥。走路難,騎車更難,特別是下雨天,穿雨靴走路都經常陷到泥里拔不出來。”潘開慶憶起以前的不易,仍歷歷在目。

潘開慶的家就在瓜墩河南路邊,他記得最清楚的是,每次下雨天出門,回到家后雨靴里都是水,褲腿上沾滿了泥巴。晴天的時候風一吹全是灰,屋子里院子里經常要掃地,生活極為不便。

“那時候經常是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!迸碎_慶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往昔的無奈與感慨,“我們就盼著,啥時候村里能修條好路。”

2023年4月,這個愿望終于照進現(xiàn)實。蘭亭村借助“一事一議”財政獎補項目,啟動這條道路的硬化工程。蘭亭村黨支部書記高恒介紹,由于這個片區(qū)的居民居住比較分散,同時村里還有整體的規(guī)劃考量,所以這條路的實施比其他地方稍微遲了一點。但村里秉持為民辦實事的原則,力爭確保每一戶每一家都能通上水泥路。
消息一出,潘開慶和村民們既激動又期待。“大家心里都挺高興的,這么多年了,終于看到修路的希望!迸碎_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,“但心里也犯嘀咕,不知道啥時候能修好”。

沒想到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,這條長810米、寬3米、厚度15厘米的水泥路就貫穿了整個村莊東西,鋪到潘開慶的家門口,徹底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題!皼]想到這么快就完工了,老百姓都挺高興!迸碎_慶感慨道。

村民盛洪順的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,以前因為路不好,他們很少回來,F(xiàn)在路修好了,孩子們回家的次數(shù)也多了。每次回來,他們都感慨家鄉(xiāng)的變化真大,路修得好。

這條水泥路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,更提升了整個村莊的環(huán)境和形象!按迩f道路硬質化是村莊環(huán)境改善的一個重要體現(xiàn)。”高恒表示,他們積極借助“一事一議”項目,真正實現(xiàn)了幫助老百姓解決難題。

“我們這么大年紀了,以前哪里敢想象,還能有這么大的變化,汽車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,下雨天穿著皮鞋走路也不怕了!迸碎_慶感慨道。的確,蘭亭村的變化不僅僅是他們一家人的事,而是整個村莊乃至整個揚州農村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。像蘭亭村這樣,揚州越來越多的農村道路得到了硬化和升級,為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。

“2024年揚州市依托村級公益事業(yè)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,共建設村內道路234條,總里程達152公里!睋P州市農業(yè)農村局農村社會事業(yè)促進處副處長徐劍表示,“下一步我們將持續(xù)關注民生福祉,廣泛聽取群眾意見,以群眾出行便利為導向,持續(xù)推進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,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!
據了解,2024年,江蘇全省各級農業(yè)農村部門在財政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,新建成村內道路、田間道路5120公里,有效推動農村道路往組覆蓋、往戶延伸,改善了農民出行條件,便利了農業(yè)生產,鋪就了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路。
江蘇省發(fā)展改革委 新華日報社 聯(lián)合出品